網上一些聲音,總覺著我國很多方面都很差,要啥啥沒有幹啥啥不行。但實際上,我國一些小縣城的產業和產能,把數據拿出來一比較,絕對能亮瞎這些人的氪金狗眼。
江蘇靖江一個縣城的造船量比日本全國都多,山東寧津造出瞭全國70%的健身器材,全球一半的筆記本電腦都產自江蘇昆山……今天就來盤點一下,我國一縣力壓一國的產業強縣。
造船量力壓日本的江蘇靖江
江蘇泰州市下轄的縣級市靖江,一個小縣城的造船量,就超過瞭世界造船大國日本的總量。如此成就,並不是靠著老天爺賞飯吃,而是當地人憑著勤勞智慧一步步闖出來的。
20世紀70年代,靖江的造船業還處於非常初級的階段,主要以漁民出海打魚使用的木船為主,直到90年代,才開始嶄露頭角。
當時,經歷瞭近10年的改革開放之後,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又趕上全球航運市場興起,在這樣的背景下,靖江找到瞭自己的發展方向。
靖江造船業剛開始發展的時候,當時造船業有一個真空地帶,那就是1萬至5萬噸的散貨船,幾乎沒有船廠制造。
這是一個尷尬的噸位,大船廠不屑於這點蠅頭小利,而小船廠又沒能力完成制造,靖江發現瞭這個空白市場之後,直接掄圓瞭膀子開幹。
更重要的是,這個噸位的貨輪,也不需要太高精尖的技術,靖江整合一下當地的產業資源,完全就能生產。以此為切入點,靖江正式踏入國際造船業,滿世界去找客戶拉訂單。
敲開國際市場的大門後,靖江又開始提前進行產業佈局,進一步整合當地資源實現優勢互補,這種不內卷不互相拆臺的一致對外精神,幫助靖江的造船產業很快形成規模,做到瞭1+1>2的效果。
產業規模做大後,當地的產業鏈也逐步完善,從電機到電纜焊接再到塗層材料,造船所需一半的零部件或相關服務,在當地都能找到配套企業,產業集群越做越大。
發展至今,從40萬噸的貨輪,到技術含量頂尖的LNG船,靖江都能制造,而且滿世界去搶訂單,不懼和國際大廠正面PK。
這些年來憑借著產業配套加高速發展,靖江每年的造船量,已經超過瞭日本整個國傢的總量。
送走九成日本人的山東曹縣
“寧要曹縣一張床,不要上海一套房”,之前的網絡熱梗,顯示瞭宇宙中心曹縣的強大,一個小小的縣城,壟斷瞭日本九成以上的棺材生意。
事情最早還要從2017年說起。當年,日本東京電視臺的一檔節目,挖掘在日本的“中國制造”時,意外發現全國90%的棺材,都來自山東菏澤市的曹縣。
沒有一個日本人能想到,包辦自己身後事的,竟然是一傢來自中國的企業,而且還是一個距自己2000多公裡的小縣城。
近些年來,日本的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再加上受傳統文化影響,日本人對自己的身後事格外重視,這就導致瞭日本對棺材的需求居高不下。
現在,曹縣每年出口日本的棺木,高達100多萬副,幾乎壟斷瞭日本的棺材產業。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為曹縣制作的棺材,完美貼合瞭日本的實際需求。
在日本,棺材不是直接埋在土裡,而是隨著屍體一起火化,這就要求棺材輕便易燃。而且日本人還特別註重棺材蓋上之後要嚴絲合縫,不發出任何聲響,還要兼具美觀。
曹縣當地一個名為莊寨鎮的地方,種植著300多萬棵泡桐,讓曹縣有瞭“中國泡桐加工之鄉”的稱號,也為棺材出口奠定瞭基礎。
在這裡,曹縣人對加工棺木有著自己的一套方法,從木材晾曬到加工再到出海,每一道工序都嚴格把關。
更重要的是,曹縣棺材質量有保障,外觀還美麗,遠渡重洋來到日本之後,價格還比日本本土的便宜,物美價廉的產品,自然很快俘獲瞭日本孝子孝女的心。
不到日本棺材一半的價格,買到比日本更好的產品,把老人體面地送走,誰能拒絕這種好事呢?日本入殮師加上曹縣棺材,絕對是“真愛”!
0.0008元利潤幹到世界第一
在一個幾乎沒有瞭利潤的行業,做“世界上最難做的產品”,這是一種什麼體驗?而義務一位商人就在這個行業深耕25年,這是不是媚日者口中的“工匠精神”?
1991年,樓仲平回到傢鄉義烏,此時當地的小商品逐漸紅火,他租瞭個攤位賣塑料杯、一次性紙杯和吸管等小商品。
憑借著以前挑著貨擔走街串巷的經驗,他很快把自己的攤位做成瞭小商品城裡同類攤位的第一。1993年,有個加工吸管的老板不幹瞭,這就給瞭樓仲平意外踏入行業的機會。
憑借著多年經商的經驗,他敏銳地發現,這個行業裡,消費者根本不重視所謂的品牌,這就給行業的潛在進入者提供瞭機會。
樓仲平正是這個“潛在進入者”,雖然塑料習慣的利潤極低,因為單根吸管的平均售價隻有8厘(0.008元),而刨去成本之後,隻剩下10%的利潤,也就是每根習慣隻能帶來0.0008元的利潤。
從這一年開始,樓仲平盤下瞭這個小作坊,然後開始生產吸管,不過此時設備簡陋產量低,隻能勉強維持生存。
轉機出現在2001年,這一年樓仲平租瞭一個正規廠房,增加瞭一次性紙杯和塑料刀叉的模具,準備大幹一場。
不過,還沒等他開始大幹,2002年父親去世,自己因為心臟病住院。接連的打擊沒有讓他灰心,反而是趁著住院的時間總結經驗,最終舍棄瞭紙杯和塑料刀叉,專心搞塑料吸管。
這一幹就是20多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讓樓仲平硬是憑著0.0008元的利潤,幹成瞭世界第一。
1元打火機20年不漲價
便利店裡,總少不瞭1元打火機的身影,這種不起眼的打火機,卻做到瞭20年不漲價的奇跡。
湖南邵東,正是全球最大的打火機生產基地,全球每賣出10隻普通打火機,就有7隻來自邵東,1元錢打火機20年不漲價,企業還能賺到利潤,繼續把“1元錢”的生意做大。
現在的邵東,是全球最大的打火機生產基地,日產普通打火機5000萬隻,全年產量超150億隻,連起來可以繞地球30多圈。
打火機雖小,但當地的產業鏈卻不短,不同類型的打火機,需要的不同環節的小配件,總量達到200多種。這些小配件,不但在邵東當地都能找到,而且成本控制還非常到位。
因為打火機需要充氣,當地為打火機企業提供工業用氣的燃氣儲配站,都比其他縣級市多出好幾個。整個邵東,就如一個集團公司,全部圍繞著打火機在運轉。
在這裡,各個工廠的合作關系非常緊密,上下遊企業很可能就隔著一條馬路,或者兩傢之間就隔著一道柵欄。
眾多的配套企業中,還誕生瞭很多世界級的單項冠軍。如邵東流澤鎮的一傢防風罩廠,日產量達1000萬隻,位居全球第一;當地一傢包裝廠,每年印刷50000多款圖案,成品數量在打火機行業位居第一。
在邵東縣打火機產業地圖上,10多個鄉鎮承擔瞭產業鏈上的不同環節,形成瞭國際市場高端機、內銷機等不同的產業集群。
憑借著越來越完善的產業集群,再加上越來越高的自動化帶來的效率提升,當地打火機產業有效控制住成本,20多年來售價始終維持在1元錢。
小小打火機,看起來不起眼,但能做到20年不漲價,正是我國強大的工業制造能力的體現,如果沒有完善的配套企業,絕對無法將成本控制做到如此極致的地步。
在一個個小縣城,一個個不起眼的小產業,硬生生被做成瞭世界第一,這既是國人勤勞智慧的成果,也是國傢工業不斷進步、制造業崛起的縮影。
想當年,中國連一顆鐵釘都要進口的時代,想把某一項產品做成世界第一,根本就是不可能實現的奇跡。而隨著國傢幾十年來的發展,直至現在成為全球唯一的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傢。
正是依托著這樣的工業基礎優勢,才有瞭一個個不起眼的小產業榮登世界第一的盛況。讓我們期待,有越來越多的產業能夠成為世界第一,舉國之力這個詞離我們越來越遠,而這樣一個國傢,終將會強大成我們想要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