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分國人的心中,進口藥的藥效要比國產的高很多,很多媽媽在給孩子打疫苗的時候,也偏向優先選擇進口疫苗,即使進口的藥品價格普遍要比國產高很多,但是這類藥依然是部分國人購買的首選。
這並不是崇洋媚外,畢竟在醫藥行業,歐美地區起步較早,在我們處於清朝時期,歐美的現代化制藥行業就已經開始起步。
歐美醫藥業目前的成就高於中國這成瞭一種共識,但是神奇的是,歐美醫藥業在生產原材料方面卻非常依賴中國,換句話說,中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醫藥原材料生產國,一旦中國生成的原材料不再進行出口,那麼無論是歐美,還是日本、印度等國傢,醫藥行業都會呈現半癱瘓狀態。
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中國的醫藥原材料產業
首先我們來瞭解一下,藥品原材料是個什麼概念。比如被稱為“指哪兒打哪兒”的鎮痛類藥品佈洛芬,這款藥品早在19世紀就被英國的科學傢發明瞭出來,但是當今社會,佈洛芬的原材料——對乙酰氨基酚的生產大國卻是中國。每年中國生產的對乙酰氨基酚總產量可占全球總產量的50%。
除此之外,中國能夠生產的藥品原材料種類可達1650個,能夠占據全球總數的三成還要多。另外伴隨著這幾年,全球醫藥行業都在面臨著成本及環保壓力,所以主要的原材料供應區被聚焦在亞太地區。這其中中國和印度成為瞭原材料供應的大國。而這兩個國傢中,印度每年仍然需要從中國進口超過70%的原材料。
中國每年生產的藥品原材料會被出口到全球近200個國傢和地區,更有美國當地新聞直接報道過,每年上千萬的美國人都在吃從中國進口的原材料所制成藥品,這些藥品遍及美國的藥店、醫院,甚至是美國軍隊,這種在美國醫藥業隨處可見中國影子的現狀,也讓美國感到瞭恐慌。
由此可見中國在精細化工行業的地位,可以說一旦中國不再出口任何原材料,歐美各國也將嘗到卡脖子的味道。
中國是如何一步步的成為藥品原材料生產大國的?
中國是當今社會毋庸置疑的醫藥原材料生產大國,但要知道的是,中國在原材料生產大國這條路上,走的並不平坦。早在建國初期,中國的原材料也同樣依賴進口。
就拿我們比較熟悉的青黴素來說吧。青黴素作為二戰時期最偉大的作品,直接將人們的壽命拉長瞭幾十年,所以青黴素在研發上市之初就成瞭當時最火熱的藥品。
看到瞭這一商機,作為研發者的美國準備好好的賺一筆,想一想,在上個世紀初,一針青黴素的價格折合人民幣要1600元,比當時黃金的價格還要貴,甚至有人拿著黃金區換青黴素都換不來。所以面對這一嚴苛的局面,中國隻能進行自主研發。
上世紀四十年代,以湯飛凡為首的科學傢接下來青黴素自主研發的任務,經過長時間的探索和實驗,我國第一批自主研發的青黴素就此誕生。1951年,在當時還叫上海青黴素試驗所的上海第三制藥廠,生產出瞭第一支國產青黴素針劑,並開始進行投產。
就這樣,中國徹底結束瞭需要依賴進口青黴素的日子,而這首批青黴素針劑更是為後續青黴素的研發奠定瞭堅實的基礎。
青黴素的研發成功,也讓中國堅定瞭要走原料藥生產的路線,所以隨後由國傢牽頭,建起瞭華北制藥廠,東北制藥總廠等一大批生產企業,為原料藥的生產提供生產環境。
當中國有瞭原料藥自主生產的能力後,便開始瞭技術創新和原料替換的道路。比如早前,國外在生產青黴素的過程中會使用到玉米漿和乳酸,這些材料的提取過程以及成本相對較高,所以導致原料藥的價格也居高不下。
而中國卻通過技術改革,創新性的用棉籽餅粉和玉米提取物來代替玉米漿和乳酸,大大的降低生產成本,從那時開始,青黴素的價格也變得親民,國內越來越多的人能夠用得起青黴素。
以青黴素作為例子就是想告訴大傢,中國能夠成為原料藥生產大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醫藥作為與人民生命息息相關的產品,中國的最終目標是能夠通過技術創新,將生產成本打下來,就這樣一次次的實驗,最終促發瞭原料藥生產大國的誕生。
為什麼中國提供原料藥,購買的進口藥還是那麼貴?
在瞭解瞭中國原料藥的生產力後,很多朋友產生瞭這樣一個疑問,既然中國原料藥的生產力如此強大,且國外的藥品大多是中國提供的原材料,為什麼進口的藥物還是這麼貴啊?某些國外的疫苗甚至比國產的貴100塊錢,這到底是什麼原因?
首先要明白原料藥和成品藥之間的關系,原料藥,比如說對乙酰氨基酚,是佈洛芬的主要成分,但是想要研制出佈洛芬,仍然需要其它的藥物成分進行組合。
比如有些藥物如果僅用原料藥是無法制成片狀的,所以就需要加入其它材料。進口藥物一般都是由跨國制藥企業制成的,除瞭原料藥之外,在前期還需要進行進行大量的研發,所有就會產生很大的資金投入。而對於企業來說,這部分成本最終會在成品藥物上體現出來。
另外一點就是專利保護問題,雖然原料藥從中國進口,但是進口藥屬於原研藥,是受到專利保護的,當藥品生產企業的數量變成少數,最終都會導致藥品的價格升高。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運輸成本以及關稅問題。一般來說進口藥要運輸到中國是有專門的分銷流程的,另外一旦涉及進口,還會存在關稅問題,而這層層成本的疊加,最終會讓消費者買單。
有很多朋友說,既然進口藥的價格一直下不來,中國為什麼不能采用卡脖子的方式來讓進口藥價格降低呢?答案是完全不可以的。因為卡脖子的行為本身就是違反國際貿易規則的,而中國在國際上一直是以大國的形象示人,所以這種行為必然不可取。
另外醫藥產業想要健康的發展,貿易雙方必須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和信任關系,如果一旦一方進行卡脖子,那麼對於整個醫藥行業的發展都是有弊無利的。
未來,中國想要縮減進口藥品的價格,可以通過加強國際合作,創新藥品發展,甚至是優化稅收以及關稅政策來實現。中國現在有強大的原料藥生產能力,所以對於醫藥業的發展和升級,我們完全是有底氣的,剩下的就交給時間吧。
#尋找熱愛表達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