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近些年來環保理念的不斷推出,新能源概念也火爆各行各業,大傢的出行工具逐漸從油車轉變為新能源車。
但這兩類車各有各的不好,新能源車雖然綠色環保,但是卻引發瞭許多老司機們的裡程焦慮,出門時不時就要看看儀表盤,電量下降到50%以下就開始擔心會不會找不到充電站然後在半路停擺。
燃油車會釋放出大量的尾氣,實在是不太環保,而且隨著油價一路飆升,養車成本也不是一般人能負擔得起的。
所以,又有另外一類車進入瞭大眾市場中,它就是處於電動和油車之間的混動汽車,既可以達到省油目的,又沒有充電/續航焦慮,似乎應該成為當下購車的最優解,但市場上的銷量卻一直上不去。
但似乎廣大網友並沒有為此買賬,甚至許多人吐槽說:混動車哪裡算是新能源?就是加瞭個電池而已,簡直是不倫不類。
更有一些已經購入瞭混動車的車主表示:雖然說是油電混合沒有裡程焦慮瞭,但是這別的短板可還是不少。
眼看現在各大汽車品牌都在推出混動車供消費者選擇,難道混動汽車真的是一場“大騙局”,其中有許多隱形的“坑”等著我們去踩?
如何理解混動車?
混動車被標榜為融合瞭傳統汽車和電動汽車的所有優點,內部搭載瞭電動發動機和內燃發動機,同時又具備一個充電電池組。這樣一來,它就像一輛既省油又環保的“雙引擎”汽車,可以根據你的需要靈活選擇使用哪一種動力。
與傳統汽車相比,混動車的最大亮點在於它能夠有效減少燃油消耗和尾氣排放,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大大降低。
那有人會問瞭,既然都是為瞭環保,為啥我們不選擇新能源汽車呢?
那是因為對於純電車來說,充電是個最大的問題。你很難保證,開車行駛過的每個地區都能夠提供足夠的充電設施。
即使有充電樁,也會面臨充電時間較長的問題,如果碰上瞭節假日服務區人流量較大的時候,還要排隊等著充電,不僅浪費瞭時間,也影響瞭行程的順利進行。
但混動車就不一樣瞭,它內置的電池組有兩種充電方式,一種是通過插電式充電,另一種是通過車輛行駛時的動力回饋充電,這意味著它既可以用純電驅動行駛,也可以在電池電量耗盡後,用發動機驅動行駛,並適時向電池充電。
如果你要上高速公路或者進行長途旅行,也不用愁。混動車能夠為你提供更長的續航裡程和更快的速度。
歐美為啥放緩發展電車?
誇瞭這麼多混動車的優點,既可以享受傳統汽車的便利性,又能夠體驗電動汽車的環保優勢,看起來像是能夠適配未來出行的完美選擇對不對?
眼看著新能源車在全球范圍內這麼火爆,按理來說各國都應該大力發展新能源技術,在市場上分一杯羹。
但歐美各個國傢的反應卻有點出乎我們意料,蘋果放棄瞭十年的造車計劃;英國宣佈將“2030年燃油車禁售令”推遲到2035年執行;奔馳CEO也宣稱不再尋求在2030年前實現全面轉向電動汽車的計劃,而是在未來十年內推出全新的內燃機車型。
歐洲市場甚至在不久之前取消瞭對混動車型的補貼,他們背後打的到底是什麼算盤?
難道是因為新能源車、混動車真的不如傳統燃油車好嗎?那咱們國傢為啥一直在大力推行電車呢?
其實在電動汽車這個領域,我國在世界是處於絕對的遙遙領先地位,無論是核心組件還是電池技術,都已經遠遠的把歐美國傢甩在身後。
反觀歐美國傢,他們的擅長的是柴油車的研發和推廣,在小排量自吸發動機方面,歐洲車企技術實在是比不上咱們。
大傢可能也都感覺得到,除瞭特斯拉,歐美其它車企研發出的電車真的沒有能與我們媲美的,就算他們能造出來類似的混動系統,但是在燃油經濟性和穩定性等方面,我們二者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他們哪是不想搞,而是現在搞不過我們,等到未來能出現一個更為完整的電動汽車產業鏈時,他們才有可能重新投入到新能源汽車領域,與我們展開更激烈的競爭。
咱們國傢之所以大力推動混動車發展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咱們國傢的地域太廣闊瞭。純電動車型在長途出行時很難滿足需求,常常需要頻繁找充電樁充電,造成裡程焦慮。
相比之下,歐洲國傢的國土面積相對較小,一輛普通的傳統車型就足以滿足他們的出行需求。在歐洲,幾百公裡的續航能力已經足夠讓人跨國出行瞭。
而且柴油車本身的油耗很低,使用成本與混動汽油發動機相差不大,所以他們對混動車型的需求也並沒那麼迫切。
本身歐洲在充電配套設施方面做的就不夠完善,根據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歐洲16個國傢僅有61萬個充電樁。
相比之下,我國的充電基礎設施數量遠遠超過瞭歐洲。截至2024年1月,我國累計擁有886萬個充電樁。尤其是在我國南方城市,出門幾步隨處可見的都是充電站,充電自然也就很方便。
再加上最近幾年國際局勢的競爭加劇,歐洲的電價一路飆升到每度電約3.5元人民幣,遠高於我國的電價,甚至差出來整整一倍都還多,這使得電動車的使用成本相比傳統燃油車更加昂貴。
需求低,充電樁少,電價還貴,換成是誰應該都不會選擇買電車的,所以這幾年歐美市場中電動車的銷量如此低迷也是有情可原的。
到瞭2024年,我國依然發佈明確政策繼續大力發展混動車。據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裡,混動車在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的增長勢頭十分強勁,占有率已經明顯增長14%,混動車與純電汽車的銷量比例也已經降至不到1.5:1。
可以預見,混動車在今後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發展中具有超越純電汽車的趨勢,作為一種可以充分補充純電汽車短板的汽車類型,混動車將成為新時期汽車行業的受寵者。
但其實混動車也有幾大不能讓人忽視的短板問題,其中消費者們最關心的就是——成本問題。
畢竟有相當一部分的消費者購買新能源車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省錢,純電車不管是購車成本還是後期的維護成本都比燃油車低得多,性價比自然也就更高。
但是,盡管混動車在定義上來說也屬於新能源的一種,但如果全面考慮到保值率、維修成本、溢價等因素,它的綜合成本其實並不太低。
混動車的設計結構相對復雜,不僅包含傳統的內燃發動機和變速箱,還融合瞭電機、電池和電控系統等先進技術,彼此緊密相連,共同協作。
傳統的內燃發動機和變速箱負責提供動力和傳遞動力,而電機和電池則負責輔助和補充能量,電控系統則扮演著協調管理的角色,結構越復雜,故障發生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一旦出現問題,不僅需要診斷和修復多個部件,還需要考慮到不同技術之間的兼容性和協調性。而且,由於混動車的技術相對較新,維修成本往往也比傳統車型更加昂貴,維修成本可是相當不菲瞭。
更何況混動車的保值率非常低,同款的混動車型比純燃油車型還要貴2萬元左右,買的貴卻賣的便宜,節省的油費其實在買車和賣車的時候已經抵消瞭,甚至虧得更多,算下來感覺好像不怎麼劃算。
但目前看來各級政府在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方面都制定瞭包括購車補貼、免費充電等,一系列優惠政策。
眾多車企也正在積極投入混動汽車的研發和生產,通過不斷提升電池技術、優化動力系統,以及加強智能化技術應用,混動汽車有望在續航裡程、充電效率、駕駛體驗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從根本上解決混動車的短板問題,迎來行業的高速發展黃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