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截止2023年底,烏克蘭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520億美元,俄羅斯的戰場開銷也來到瞭1673億美元以上。
這場戰爭中沒有贏傢,如果非要說有,那恐怕就是左右逢源、兩頭通吃的印度。
在西方對俄羅斯原油實施制裁時,印度趁機壓低原油價格,充當二道販子的角色大量抄底,再倒賣給歐洲大賺一筆。如今烏克蘭彈藥匱乏,印度又轉身向捷克銷售大量炮彈,間接供應給烏克蘭,再度從中賺的盆滿缽滿。
一場戰爭下來,窮瞭烏克蘭,苦瞭俄羅斯,唯有印度富得流油。在戰局空前緊張的今天,印度是如何做到俄烏通吃的呢?印度從中扮演的又是什麼角色?
俄烏通吃
2022年6月歐盟宣佈瞭針對俄羅斯的第六輪制裁方案,其中提到瞭對俄石油禁運令。按照方案,歐盟將逐步削減對俄的石油出口份額,以此來減少俄羅斯的能源經濟收入。俄方對此感到震驚和憤怒,稱其為“自殘般的舉動”,是嚴重缺乏常識與合理性的行為。
但無論如何,歐盟的石油禁令整整延續至今都未曾取消。而印度則瞅準時機,大肆從俄羅斯進口廉價石油,早在2022年11月便成為瞭俄羅斯原油的最大買傢,一舉填補瞭歐洲買傢留下的巨大空白。
俄烏戰爭爆發前,俄印之間的石油貿易量平均每月35萬噸,西方能源制裁實施後,這個數字猛然飆升到每月457萬噸,整整上漲瞭10倍以上。
印度煉油廠將廉價俄羅斯原油煉化為石油產品,再高價轉銷給西方國傢,這是此前世界任何一個時期都未曾出現過的貿易方式。為此,印度的一些煉油廠甚至開始日夜顛倒的加班趕工,每個人都全力以赴。
俄羅斯和印度的石油貿易看似繁榮,但其中卻存在一個對俄羅斯十分不利的問題——那就是雙方隻能以印度盧比本幣的方式進行結算,原因是俄羅斯被提出瞭美元和歐元的貨幣體系。這意味著俄羅斯的石油賣的越多,在印度積攢的盧比外匯就越多,迄今積蓄已經突破3萬億盧比。
俄羅斯意識到情況不對,盧比這種貨幣,除瞭印度,在全球任何一個國傢都花不出去,而印度隻需要動動印鈔機就能瘋狂進口貨真價實的石油,這對自己是十分不利的。於是俄羅斯提出要更換人民幣進行結算,不出意外的遭受印度拒絕,雙方一度陷入到僵持當中,直到最近雙方才就此事達成瞭一致,那麼印度又是如何解決的呢?
根據《金融時報》的最新報道,俄印之間看似正常的貿易往來,實則不僅限於石油,還涉及到此前歐美嚴令禁止的電子產品、生產設施等軍民兩用產品。俄羅斯實則一直在通過印度來獲取芯片、電子零部件、機械設備等高科技產品,來確保關鍵時期自身電子產品的供應安全。
據悉,俄羅斯情報部門甚至要動用820億盧比來進行這一計劃,勢必要將印度打造為西方高科產品的進口通道。並且還打算通過扶持印度企業,讓印度成為西方技術產品的替代來源。至於美西方,則不斷敦促印度加強產品管控,切莫讓制裁產品流入到俄羅斯。
至於這820億盧比,自然是俄印石油貿易的外匯庫存。通過這種方式,讓堆積在銀行花不出去的盧比去為俄軍工業做一些實事,其實也是一種選擇。至於此事的真假,此前西方國傢在俄羅斯發射的“伊斯坎德爾-M”彈道導彈中,發現瞭27個美國制造的零部件。細細想來應該是印度所提供,否則俄羅斯自身是極難通過走私的的方式來繞過美西方封鎖的。
下面再來說說印度如何通過烏克蘭謀利的。SBL Energy Limited是印度最大的炮彈制造商之一,該制造商最近新開設瞭一傢工廠,年產量可達3000噸炸藥。SBL的炸藥出口主要針對歐美澳洲等西方客戶,但因為生產的都是低端炸藥,所以一直未能引起歐美國傢的重視。
但如今不一樣瞭,隨著俄烏戰局的深入,烏克蘭的彈藥供應陷入瞭嚴重緊缺局面。今年6月,捷克共和國向印度分別訂購瞭5萬發155mm口徑炮彈和8萬發120mm口徑炮彈,這些炮彈均已交付烏軍前線投入使用。最近捷克還宣佈將從印度購買更多彈藥,來支持烏克蘭的前線作戰。
捷克作為北約成員國,今年7月18日還與烏克蘭簽署瞭為期10年的雙邊安全協議,所以印度向捷克出售炸彈,其實就是在間接向烏克蘭供應。並且除瞭捷克外,英國政府在早期透露,曾簽署一份3億英鎊的合同,要在一年半時間內向烏克蘭提供12萬發152mm口徑炮彈。
152mm口徑現在隻有極少國傢仍在生產,大多數國傢都轉而生產155mm的北約標準口徑炮彈,那麼這些炮彈既然不是東歐國傢所產,真正的生產對象就十分清晰可見瞭,除瞭印度又會是哪個國傢呢?
印度在這俄烏棋局中所扮演的角色,實在是令人眼前一亮。一邊進口俄羅斯的低價石油來確保自身能源安全賺取差價,另一邊還能向北約國傢出售武器來大發戰爭財。
這種兩面派做法,說好聽點能展示印度在處理國際事務中的靈活性,但說難聽點就是以損害長期國際關系為代價來換取短期利益,還直接向全球暴露瞭其在地緣政治面前的務實態度,究竟是否值得就見仁見智瞭。
有人疑惑,為何印度對烏克蘭間接供應炮彈,俄羅斯卻選擇視而不見呢?很簡單,因為向烏克蘭供應炮彈的國傢還有塞爾維亞、巴基斯坦以及土耳其等等。這些國傢宣城對外中立,但面對唾手可得的利益時卻依然無法堅定立場。況且俄羅斯目前能源出口十分艱難,將俄印關系惡化,隻會進一步加劇自身能源出口的困境。
印度的對外政策
兩百年前,法國著名歷史學傢托克維爾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小國目標是國民自由富足,大國目標是創造偉大與承擔責任。而如今印度在俄烏之間,甚至在全球地緣政治格局間所表現的角色態度,實則就是“騎墻外交”。
所謂騎墻外交就是平衡外交,即左右逢源、互不得罪。在俄烏沖突中,莫迪更是將騎墻術發揮到瞭極致。他可以乘坐20多個小時火車前往基輔,與澤連斯基深情相擁,為烏克蘭遇難兒童真切默哀,同時還能在今年7月總理競選前期與普京高調會晤,進行自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後的首次對俄訪問。這無疑向國際社會傳遞瞭一個十分明確的信號:印度不會完全倒向俄羅斯,但也不會徹底支持烏克蘭,印度隻忠於自己。
從現狀來看,莫迪的騎墻術是大獲成功的。他精準把控瞭國際政治的脈搏,以十分謹慎低調的方式,通過外交斡旋來最大化維護印度的國傢利益。
但必須承認的是,騎墻外交其實也是在走獨木橋。在俄烏沖突持續升級的大背景下,印度隨時隨地都有可能被卷入其中,這將對莫迪外交的敏銳性以及政治的洞察力產生相當嚴格的考驗。
信源
環球雜志:莫迪“騎墻”外交盤算多中時新聞網:突破西方制裁 俄羅斯透過印度購買關鍵電子產品澎湃新聞:“史上最強二手商”印度低價掃貨俄羅斯原油的胃口越來越大
#尋找熱愛表達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