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度國傢統計局公佈瞭2023~2024財年的全球貿易數據。數據顯示中印的雙邊貿易攀升至1184億美元,而印度和美國的雙邊貿易則滑落至1183億美元,中國以一億美元的微略優勢實現瞭對美國的超越,成為印度第一大貿易夥伴國。
但更令人矚目的是,在印度對外雙邊貿易中,對美的貿易順差為367億美元,而對華的貿易逆差則來到瞭850.3億美元,這意味著印度從美國手中賺的錢幾乎又全部消費在瞭中國。
對此美國人疑惑不解,印度是怎麼從自己手中賺到錢的?印度人也很納悶,上千億美金消費在瞭中國,政府究竟買瞭些什麼東西?
印度的雙邊貿易
2023年中國成為印度最大貿易夥伴,雙邊貿易總額為1184億美元,其中印度進口額為1018億美元,增長3.24%,出口額則達到瞭166.7億美元,增長8.7%,貿易逆差也隨之擴大到850億美元。
而印美貿易總額則為1183億美元,雙方進出口額均出現大幅下降,印度進口額為408億美元,出口額則是775億美元,過去一年中印度從美國人手中賺到瞭367億美元,但這仍不足以抵消對中國的貿易逆差。
在過去兩年間,美國一直是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但頗為蹊蹺的是,印美雙邊貿易中,印度一直保持著較大幅度的貿易順差,2021年的貿易順差是328億美元、2022年則縮減至280億美元,到瞭去年則再度回升至367億美元,這令人十分好奇,印度究竟能向美國提供什麼有價值的商品呢?
在過去三年中,印度主要對美國出口的產品包括珠寶、醫藥、輕質油與石油。而印度對美的主要進口產品有石油、原鉆、天然氣、黃金煤炭等等。印度憑借14.5億人口成為全球第三大消費市場,蘊含著龐大充沛的人口紅利,為美國的生產貿易和投資提供瞭巨大良機。
當時印度出口聯合會副主席哈立德甚至猜測,未來幾年印美之間的雙邊貿易額會持續增長,鑒於印度已經加入美國領導的印太經濟框架,預計印美經濟關系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但客觀數據證實,哈立德的猜測是完全錯誤的,印度經濟的高速發展可以舍去美國,但不能離開中國。2023年印度全球進口商品總額為6772億美元,其中對華進口額高達1018億美元,占比為15%。印度全球進口商品中,電子、電信和電器產品的份額最高,達到瞭678億美元,而中國的商品份額就貢獻瞭261億美元。
像印度的機械領域進口,全年對華進口額為190億美元,占到瞭該領域總額的39.6%。再比如化學藥品,有29.2%來自中國,塑料制品25.8%來自中國。
在1018億美元的對華進口產品中,有98.5%都屬於是工業品,占到瞭印度總工業品進口總額的30%。過去15年中,中國商品在印度進口工業品的占比增速,甚至超過瞭整體增速。
GTRI報告總結道:印度從中國進口的產品范圍寬泛,從高科技商品到普通工業品,到處都印有中國制造的標簽,這印證瞭印度各行業領域落後的工業制造能力。
印度政府甚至對此產生瞭反思,表示工業界必須要重新評估並調整進口戰略,培養更多元化的供應鏈,畢竟不能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降低對單一國傢的進口依賴是至關重要的戰略意識。
其實對於印度而言,進口中國商品實在是迫不得已、別無他選。無論是普通工業品還是高科技產品,中國制造在全球范圍內都能保持極大的價格優勢,杜絕中國商品反而會造成更多的資金消耗。而印度的本土制造商呢?產能緊缺、技術落後,根本無法供應本土需求。
後來印度拉攏一眾國際巨頭去投資本土產業,比如富士康、三星等等。可觀察印度目前本土銷售的手機,雖然名義上是印度生產,但其中集成電路、LED等多個零部件實則依然是中國出口。供應鏈配套滯後,技術無法匹配生產需求,印度隻能依靠從中國進口物美價廉的商品來彌補不足,這不是政府動動嘴皮子就能解決的問題。
而中國去年從印度都進口瞭些什麼呢?根據印度《金融快報》文章,中國主要進口商品是礦產品、金屬等初級原材料。這些低附加值原材料具有極強可替代性,我們今天選擇印度,明天甚至可以選擇埃塞俄比亞作為進口國。
其實不止是印度,像越南今年前五個月的對華貿易中,也保持著323億美元的貿易逆差。而越南語美國的雙邊貿易順差額則高達381億美元,越南從美國賺的錢,也幾乎全部貢獻給瞭中國。
歐美提出的去中國化雖然減少瞭中國消費品的出口,但卻變相推動瞭中國原材料、零部件、裝備制造等一系列中間產品的對外輸出。這就是將壞事變成好事,也成功驗證瞭中國工業與制造業的靈活性和彈力。
印度的對外儲匯
在2023年中,印度與前十大貿易夥伴中的九個,都出現瞭不同程度的貿易逆差,其中除中國外還有俄羅斯、新加坡、韓國等國傢,隻有對美國實現瞭貿易順差。然而蹊蹺的是,印度的國際貿易雖然每年都出現巨大貿易逆差,但根據8月30日印度中國銀行數據,印度外匯儲備卻連續數日呈現增長態勢,總規模更是飆升至6816.9億美元。
對外貿易明明在虧錢,按理說印度的外匯美元儲備理應異常緊張才對,但實際情況卻是越虧越多。印度又不能像美國一樣瘋狂印刷美鈔來創匯,這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1.瘋狂壓榨底層人民,印度耕地面積全球第二,並且大部分耕地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條件優越十分適宜高產農作物種植。但印度肥沃的土地卻無法滿足國人的溫飽,目前印度仍有3.6億人處於饑餓狀態,政府為瞭滿足2022年外匯需求,選擇對3.6億挨餓人民視若無睹,轉身就把糧食出口額度提升瞭53%,導致印度人均糧食消費加劇下降到446公斤。
不僅如此,印度當前國民就業率僅有46%,女性勞動力參與率更是隻有19%,遠低於國際平均水準。由此可見,這是一個極度糜爛封建的政權,完全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狀態。
2.國傢級殺豬盤,依靠糧食當然無法創造六千多億的美元外匯,印度的拿手好戲是國傢級殺豬盤,也就是欠債不還。截止2023年,印度生產總值為3.39萬億美元,而外債規模則高達6000億美元。
除此之外,印度政府的財務超支還高達16萬億盧比,約等於2000億美元,占到全年財政收入的69%。盡管國內財務已經債臺高築,但印度政府卻對此感到氣定神閑,甚至在2022年還轉頭又借瞭400多億的美元外債。
俗話說債多不壓身,印度目前就處於這個狀態。2021年全球有57個國傢因為印度欠錢不還,聯手對印度進行瞭制裁,但印度面不改色,大有一副”能奈我何“的氣態。
總而言之,印度目前的國際貿易和國內經濟就是這個狀態,絲毫談不上長遠前景可言。至於未來的路如何走,且看莫迪政府會提交上一份怎樣的答卷。
信源
參考消息:美媒:印度經濟變得更依賴中國進口環球網:印智庫:中國超越美國再成印度最大貿易夥伴環球時報:印媒議論:中國再次超過美國,成為印度最大貿易夥伴國,印度對華貿易赤字達850億美元
#尋找熱愛表達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