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瓶車,已經成為很多人的出行的必備工具,使用方便充電就能跑,不耗油出行成本更低,更重要的是不用擔心堵車,和自行車一樣便捷,但比自行車更省力!
如此方便的交通工具自然備受青睞,但2024年9月19日,國傢多個部門出臺新規,給電瓶車戴上瞭“緊箍咒”,按照新標準來說,以前的電瓶車已經超標,車主騎著舊電瓶車上街,會不會被查?這個“新國標”又有哪些要點是值得我們註意的呢?
電瓶車新國標四大亮點
2024年9月19日,工信部會同公安部、應急管理部等多個部門,對新修訂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公開征求意見。此舉意味著,新技術規范實施在即。
相比於之前已經執行的標準,正在征求意見的“新國標”,主要有以下幾大亮點:
第一,先是電瓶車塑料部件的使用,提高電瓶車的防火性能,對於車身使用的非金屬材料,提升防火阻燃性能。
第二,增加電瓶車限速標準,最高時速不得超過25公裡,同時還增加瞭北鬥定位、實時通信功能。這顯然更有利於電瓶車管理,減少偷盜現象。
第三,加強防范非法改裝行為,明確要求電瓶車充電器、蓄電池和控制器等重要部件,應具備互認協同功能,從技術層面增加非法改裝的難度。
第四,鉛酸電池電瓶車最大重量放寬到63公斤,之前的標準是55公斤,並且新車不再強制安裝腳蹬等騎行裝置,這也是接地氣和人性化的措施。
針對新推出的國傢標準,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安全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何鵬林表示,這次修訂的標準,對電瓶車塑料用品占比提出瞭要求,優化瞭電瓶車防火阻燃性能,有利於降低火災事故發生率。
同時,重要部件的適配功能,大幅提升瞭用戶私自改裝電瓶車的技術難度。一些用戶買回電瓶車之後,喜歡更換更大容量的電池,以提升續航裡程,但這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
新標準要求增加的適配協議,有效防止瞭私自更換電池,或使用不配套充電器帶來的安全隱患,可以進一步減少火災事故的發生概率。
另外,新國標放寬瞭對鉛酸電池的重量限制,更大重量的鉛酸電池,意味著可以儲存更多的電量,提升瞭電瓶車的續航裡程,便於消費者日常使用。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電瓶車保有量,已經超過3.5億輛,是全球最大的電瓶車消費市場。新規出臺,涉及的消費者數量非常大,新國標如此受關註也就很好理解瞭。
當然,新國標出臺雖然提升瞭電瓶車安全性,但也有很多人擔心,新政策實施後會不會“一刀切”,以前的舊電瓶車全部淘汰無法上路。
新國標會不會就是為新電瓶車鋪路,逼著老百姓換新車,或者根本就是“資本的陰謀,為共享電動車創造市場空間”。事實果真如此嗎?
舊電瓶車上路就被查?謠言!
新國標征求意見過程中,就有很多人謠傳,這是逼著老百姓換新車,舊電瓶車不能再騎出去,上路就被查。這當然是謠言!
老百姓正在使用的3億多輛電瓶車,不可能因為新規出臺就一夜報廢。我國法律有一條很重要的原則就是“法不溯及既往”。
在新規實施之前購買的電瓶車,就算達不到新國標所規定的標準,也不在標準的約束范圍之內。這就意味著之前的電瓶車不會被強制報廢,依然可以繼續使用。
至於說“上路被查”的問題,這也是以訛傳訛。交警部門查扣電瓶車,主要是那些非法改裝車輛,以及超速電瓶車,或者是十年前生產的電瓶車。
前兩者被查,那是完全不遵守交通規則,自己改裝車輛帶來巨大安全隱患,不隻影響自己還給其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威脅,超速也是類似的情況,遇上交警肯定被查。
至於後者,“十年前生產的電瓶車”,現在幾乎已經接近報廢。畢竟電瓶車不是汽車,使用10年還能繼續用,所以“10年前生產的電瓶車”保有量非常低。
而且年限如此長的電瓶車,也確實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交警部門重點檢查,也是為瞭車主的安全著想,並不是有意針對。
另外,工信部也公開表示,這次新國標公開征求意見,會持續1個月時間。到時將根據收到的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安全技術規范,一切就緒後爭取盡早發佈。
對於在售的電瓶車,新國標也有著非常人性化的規定,那就是正式實施後,會給予電瓶車企業6個月的過渡期,用於完善產品設計以符合新標準。
對於已經出廠正在銷售的電瓶車,也有3個月的銷售過渡期,便於經銷商消化按照老標準生產的庫存車輛。
所以說,小道消息傳出來的“新規是資本陰謀,給共享電瓶車鋪路”,完全就是謠言,新規可沒有一點要禁止舊電瓶車上路的意思。
新規隻為電瓶車更安全
今年五一期間,祖國老母親在南部戰區“激戰正酣”的時候,還不忘提醒大傢“晚安”,真是操碎瞭心。現在出臺新規規范電瓶車,一樣是為瞭老百姓的安全操碎瞭心。
無論是限制塑料部件的使用,提升非金屬材料的阻燃性能,還是電瓶車重要部件的適配性,都是為瞭降低電瓶車的火災隱患,確保使用者生命財產安全。
至於25公裡的限速,也同樣是出於安全考慮。電瓶車被劃分為“非機動車輛”,自然不可能給太高的限速,也正是因為屬於“非機動車輛”,可以不用考駕照,無疑又大大方便瞭老百姓日常出行。
很多人覺著25公裡的時速太低瞭,最好能達到三四十公裡才好,但人人都知道,車速越快發生事故的概率越大,帶來的傷害越嚴重。
電瓶車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上下班通勤和日常出行,而這種使用場景,一般都不會是太遠的路程。
按照5公裡的通勤路程來算,25公裡的時速算下來,也就需要12分鐘而已。當然騎行過程中不可能一直保持最高時速,時間稍微長點,也不過20來分鐘。
當然,也有人說自己上班路程遠,超過十幾公裡的路程,這樣的情況就不建議騎電瓶車瞭,畢竟電瓶車長途騎行,確實不太安全。
之前的國傢標準中,要求電瓶車必須安裝腳蹬等裝置,正在征求意見的新國標,也取消瞭這一要求。
之所以如此改變,是因為以前電瓶車充電不像現在這麼方便,設置腳蹬可以方便使用者像自行車一樣騎行,雖然電瓶車騎起來比較費力,但總比推著走速度要快。
而現在電瓶車安全充電的地方比較多,掃碼就可以充電,基本不用再擔心半路沒電的情況。更重要的是電瓶車的電池技術進步,電容量比以前更大,續航裡程也大幅提升,腳蹬已經不再是必備的部件。
之前部分生產廠傢為瞭節省成本,在選擇腳蹬過程中,使用瞭質量不合規的腳蹬,這也容易導致事故。
前些年,電瓶車因為充電或各種其他原因,引發的事故確實不少。
電瓶車事故頻發
2024年8月以來,廈門市集美區就發生瞭3起電瓶車火災事故,無一例外都是充電引起的,2起火災發生在電瓶車蓄電池上,1起火災發生在充電器、充電線路上。
8月12日,當地一公寓樓外電瓶車起火,導致旁邊10餘輛車輛不同程度受損。調查顯示,火災發生原因為電瓶車當時正在充電,線路故障引發起火。
9月6日,當地一公交站路口,一輛電瓶車電池冒煙。事故發生時電瓶車處於斷電停放狀態,初步判斷是因為電池短路導致熱失控,進而出現冒煙現象。
9月15日,當地一輛正在騎行的電瓶車突然著火,所幸車主及時下車,才避免受到更大傷害,起火原因最終判定為蓄電池故障。
2024年9月13日夜間,沈陽當地發生一起電瓶車起火事故,進一步引燃居民樓保溫層,最終導致居民樓起火,造成4死3傷的嚴重事故。
類似的火災事故,近些年來頻發生,給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巨大隱患,這也是為何不讓電瓶車進電梯、不建議屋內充電的原因所在。
要想減少類似事故的發生概率,既需要從用戶方面入手,又需要從國傢層面入手。用戶改變不良用車習慣,平日加強維護確保車輛正常運行。國傢層面出臺更加完善的新規,從源頭確保電瓶車品質,提升車輛安全性。
所以,面對正在征求意見的國傢新規,電瓶車主其實不必太過擔心,一切都是為瞭車主用車更加安全,畢竟順利出行平安回傢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