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一直想超越中國。前幾年為瞭提振經濟,印度開始將國有企業私有化,雖然遭遇波折,但依然在持續推進。出售國企真的能讓印度崛起嗎?
近些年來,印度在國際社會上備受關註,儼然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經濟發展快速而穩定,超越英國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未來發展潛力可觀。當然,在快速發展的表象下,印度的債務也逐年攀升,為瞭穩住經濟,莫迪把手伸到瞭國企頭上,通過國企私有化來換取現金流,提升經濟水平。這條路能走得通嗎?
債務纏身,印度賣國企籌資
近些年來印度經濟發展可圈可點,尤其是超越前宗主國英國,成為GDP世界第五大國時,印度經濟更是被寄予厚望,美西方稱其是最能替代中國的經濟體。
但自己的情況自己瞭解得最清楚,印度經濟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出現瞭債務占比逐年攀升的問題。
尤其是前些年疫情期間,全球經濟備受摧殘,印度債務規模更是不斷擴大。因此,一些機構也認為印度是“虛假繁榮”。
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印度債務規模占GDP的比例為50%,而到瞭2021財年,印度債務的規模已經超過GDP的91%,創下1980年以來的新高。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債務也在大幅上漲,印度被認為是通過舉債來推動經濟發展,這並不是一個健康和持久的發展狀態。
為瞭緩解龐大的債務壓力,增強國際社會對印度經濟發展的信心,莫迪政府將主意打到瞭國有企業頭上,希望通過出售國有企業部分股權來籌集資金,縮減債務規模。
該國最大的保險公司——印度人壽保險10%的股份,被拿出來拍賣。這傢企業在印度24個保險公司中排名第一,占據該國近70%的市場。
此外,印度一些航空公司的部分股權,也將被轉讓給塔塔集團,還有印度第二大煉油企業巴拉特石油公司的股份,也將被出售,以實現國有企業私有化的目的。
一些印度經濟學傢認為,加快國企私有化的減資步伐,是幫政府減輕債務壓力的“唯一辦法”。莫迪政府也是這麼幹的,但現在看來這好像不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莫迪政府計劃出售國企股份時,正值全球疫情最嚴重的時候,那時全球航空運輸市場慘淡,國有航空公司的股權也賣不上好價錢。
疫情之後這幾年,全球交流快速恢復,航空運輸需求呈現爆炸式增長。擬出售的航空公司的股價,已經翻瞭好幾倍,疫情期間制定的價格,無疑是一筆虧本買賣。
石油公司也是類似情況。當初計劃出售股份的時候,俄烏戰爭還沒有爆發,後來俄烏戰爭爆發,歐盟制裁俄羅斯不進口石油,印度成瞭俄石油最大的轉口貿易商。
一邊低價進口俄羅斯原油,一邊加價賣給歐盟各國,印度石油公司從中賺取高額利潤,公司總體價值也是水漲船高。
如此一來可就讓莫迪政府有點尷尬瞭,當初決定出售股份時,妥妥的生不逢時,哪怕再晚一兩年,股權價格也能噌噌往上漲。
搞到現在莫迪有點想變卦,畢竟這買賣無論怎麼看,都是政府虧瞭,如果還繼續往下推行,無疑印度政府要吃大虧,而莫迪也難辭其咎。
當總理的時候可能還沒啥事,等以後卸任瞭,說不定哪天就會被翻出來,牢獄之災可不是鬧著玩的。
當然,在出售國企股份給私有公司的過程中,印度人也爆發瞭大規模抗議,反對國企私有化。
國企私有化,印度民眾不買賬
都說印度人逆來順受,就連當年國傢獨立,都是通過“非暴力不合作”這種靜坐示威的方式換回來的。但現在的印度年輕人顯然已經覺醒,遇到問題直接走上街頭抗議搞罷工。
在10傢工會的號召下,印度多個邦的工人發起罷工活動,就是為瞭抗議莫迪政府的國有企業私有化政策。
針對此次罷工,工會組織稱“至少有2500萬人參與”,能源領域的工人就超過150萬,其他還有航空公司、公路運輸公司等。隻要是涉及國有企業私有化的行業,幾乎都有大量工人參與。
當然,對於工會組織的說法,印度政府並不認同,隻是說參與罷工的人數有“好幾萬”,至於這個“好幾萬”到底是多少萬,一直都沒有一個確切說法。
這次抗議罷工活動,最終不可避免地出現瞭暴力沖突事件。一些罷工人員走上街頭,向路邊停放的車輛投擲石塊,圍攻毆打外來遊客。在西孟加拉邦的一處火車站,警方甚至還發現瞭四枚土炸彈。
據印度媒體報道,在罷工活動發生時,還有60個學生組織參與進來。這就意味著印度社會的新鮮血液,都對國有企業私有化有所不滿。
學生之所以參與此次事件,主要是因為他們畢業後的最佳去向,就是進入印度的各類國企,如石油、銀行等更是大受歡迎,因為福利待遇好,工作穩定。
很多學生擔心,一旦這些企業轉變為私企,福利待遇就會變差,而且私企還可能找各種理由辭退員工,隻為瞭招工資更低的新員工。
在印度,國企被分為“珍寶級”、“瑰寶級”等不同的等級,這兩類最高等級的國企,就是印度高校學生最向往的就業目標。
值得關註的是,這類評級不是高校學生自己發佈的企業評級,也不是民間機構所為,而是印度政府綜合考量之後,經過批準才能劃入相應等級,權威性很高。
無論在哪個國傢,國企改革一直都是“老大難”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在印度,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雖然國企在GDP中的占比隻有22%左右,但很多國企已經出現虧損,要想使其重生必須進行私有化改革。
而隻出售虧損公司的股權,顯然沒有太大吸引力,隻能將盈利國企和虧損國企的股權打包出售,才能對私人資本有更強的吸引力。
莫迪政府把這些資產打包出售,但這無疑觸動瞭印度工人和大學生的利益,這才導致抗議罷工事件頻發。
如何平衡兩者之間的關系,是擺在莫迪政府面前的難題,如果處理好這次事件,對推動印度經濟發展無疑是巨大利好。
印度將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印度政府高層對國企私有化寄予厚望,並對私有化之後的印度經濟充滿信心,印度央行副行長帕特拉就滿懷信心地表示:在未來10年,印度經濟年增長率將超過10%。
印度是目前世界上,少數幾個保持著高速增長的發展中經濟體,如果央行副行長的展望真能成為現實,印度將在2032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雖然很多專傢對未來經濟情況並不樂觀,對印度經濟10%的年增長率保持懷疑,但也有一些專傢認為,如果順利完成國企私有化,印度經濟發展未來可期。
此前幾十年,印度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發展成新興產業市場,如果不是有中國經濟發展的巨大成就,印度經濟發展無疑會成為全球最耀眼的明星。
而且近些年來,印度憑借著自己獨特的經濟地位,抓住瞭俄烏戰爭帶來的紅利,在能源交易方面大賺特賺,整個印度市場也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在吸引外來投資方面,印度也是使盡渾身解數,雖然對一些外國企業找各種理由進行高額處罰,被戴上“印度賺錢印度花,一分別想帶回傢”的帽子,但依然有很多外資看好印度市場。
其中也包括一些因為中美貿易戰、科技戰等影響,不得不從中國搬出去的企業,除瞭落戶東南亞國傢之外,印度也成為這些企業的重要選擇,畢竟印度現階段有著巨大的人口紅利。
據央行副行長帕特拉表示,目前印度隻有51%的人口具備就業能力,未來女性勞動力參與就業會是重點關註方面,服務業和制造業將吸納更多印度女性。
內部通過國企私有化盤活經濟,進一步釋放人口紅利,外部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外國資本入駐印度,多方面綜合到一起,對印度經濟的助推無疑非常大。
就目前而言,印度商品和服務出口規模已達到7680億美元,占全球進出口總量的2.4%左右。隨著印度工業水平進一步提升,這個占比必然會更高。
如果印度能完成產業技術變革,將對經濟發展產生更大的推動作用,也許隻需要8年,就可以發展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印度的經濟發展也是充滿信心,大幅提高印度市場增長的預期,預測其在全球經濟增長中的貢獻將超過16%,而這已經是世界第二大份額。
隻要印度不作妖,未來發展絕對可期,再過幾年也許真能發展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不過到時,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位置也該換人瞭,除瞭中國沒有其他國傢更適合這個位置。
#尋找熱愛表達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