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茅臺院士”“出國院士”的負面新聞屢見不鮮,社會各界紛紛質疑,如今的院士是否還能引領我國科學事業發展?
近日的兩院院士大會,對《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工程院章程》進行瞭重新修訂審議,進一步完善明確瞭院士的增選退出機制。學術界的水究竟有多深?本次改革能否讓高高在上的院士們重新低頭回歸到“科研”二字上?
院士制度改革
1948年3月,我國經過精挑篩選,選拔出瞭第一屆81位院士名單,其中包括華羅庚、李四光、梁思成等傢喻戶曉的名字。他們是我國現代科學各學科領域的奠基者,代表瞭上世紀前半葉中國科學的最高發展水平,院士頭銜以他們為榮。
此後的院士名單增選為兩年一屆,鑒於院士身份在國內學術界的重大影響力,國內對其評選規則也是幾番調整修訂,最終敲定為兩年一次,候選人不得超過80歲。具體流程可大致分為初選、評審、確定候選人、全體院士投票決議等四大階段,每屆增選名額有幾十名上下。
根據近五年的院士增選數據分析,候選人當選率在9%~16%之間不等,其中當選工程院院士概率要比科學院院士更高。從年齡上看,最近六屆的科學院院士平均年齡為54歲,工程院院士為56歲,而且這已經是兩院多年呼籲隊伍年輕化的結果。想要當選院士,最重要還是根據學術成果及其影響力來評判,整個過程是十分嚴格苛刻的。
榮任院士後,代表本人正式登入瞭學術界的最高殿堂,說是青史留名也毫不為過,精神所得遠非物質所能衡量,這是至高無上的榮譽。在現實中,當選院士後,能憑借此身份參與更多的學術研究,更容易獲得地方、高校乃至國傢的政策資金支持,研究道路將會更加一帆風順。
地位上,逢年過節組織上都會派遣領導進行慰問,但凡有困難和需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都會有限予以解決。醫療政策上,院士能享受省部級待遇,住幹部病房、享綠色通道。
職務安排上,組織會充分考慮個人意願,再進行相關崗位的妥善安排。再加上院士津貼、國務院特殊津貼等等,可以說院士二字所帶來的好處,是旁人所難以想象的。
在此前,我國所執行的一直是院士終身制,即獲選為院士後可終身享有榮譽和特權。這原本是對於傑出科研貢獻者的褒獎,但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院士終身制度也出現瞭諸多弊端。
比如影響學術資源分配和學術風氣,院士享有極高的學術地位和科研資源,但一些學者在成為院士後,自認為已經抵達瞭學術的至高點,於是開始懈怠懶散、停滯不前。這種行為不僅會影響學術風氣,滋生利益團體,長期下去還會壓制年輕科研人員的創新活性,造成學術不斷地現象。
院士作為學術頭銜,本身享有的權力極為有限,但在科研經費分配、重大課題立項、科技成果鑒定以及職務升遷上卻擁有重大話語權,經常被各類權力機關主持邀請工作。
這看上去名正言順,實則已經隱約體現瞭院士背後強大的隱性權利,甚至能將整個科學界的權利都向院士集中,並且毫無任何規則能明確約束。
於是目前一些地方以院士數量的多寡來評判整體科研政績,一些地區為瞭拉攏院士,即送真金白銀又贈高樓別墅。一些久久難以審批的項目經費,隻要有瞭院士參與,立馬就會變得暢通無阻。一些院士頭頂光環,四處參加商業活動,其背後的利益牽扯更是難以想象。
早在2009年,中國兩院院士潘傢錚就發文痛批院士制度的不合理,他在《院士制度之我見》一文中毫不留情的指明道,院士成為科研人員求名逐利的目標,成為瞭地方政府單位的公共資源,院士隻會忙於考察頒獎、咨詢開會,而徹底將研究工作荒廢一旁……
在文章的最後,潘傢錚呼籲廣大工作者正視院士頭銜,做到院士祛魅。
政府的行動
社會各界的廣泛呼籲也引起瞭國傢對此事的高度重視,早在2013年中央便提出對院士遴選和管理體制進行改革,著重於提升中青年人才占比,實行院士退休退出制度。
次年,國傢又增加瞭院士勸退制度,同時規定院士如果出現違背科學道德的行為,可以進行告誡談話、學部全院通報、勸棄院士稱號、撤銷院士稱號等幾種處理方法。
2021年5月,工程院院長李曉紅在第十五次院士大會報告中,直接挑明瞭極個別院士的不斷行為,不僅損害院士群體聲譽形象,還在社會上造成瞭十分惡劣的負面影響。同時李曉紅提出要制定院士行為負面清單制度,對任何違反學術道德以及違紀違規的現象零容忍。
在完善後的院士退出機制上,首先是否認公民的雙重國籍,任何院士在加入外國國籍後,即刻自動放棄院士稱號。院士個人行為嚴重違反科學道德,對兩院聲譽造成重大影響且觸犯國傢法律的,立即撤銷院士稱號。最後院士本人也可以主動選擇辭去院士稱號,經過主席團審查後可立即生效。
對於年滿80歲的院士,可授予資深院士稱號,不再擔任學部與各院的領導職位,且不參與院士的評選提名,但可以參加院士會議與學術交流。
在我國,長期以來院士想要退休都絕非易事。2013年工程院院士沈國舫申請退休,但其所在單位委婉相勸道:您是我們學校的旗幟,全校師生都要靠您說話呢,您怎麼能退休呢?
此事在當時引起瞭廣泛轟動,但也充分說明瞭不少院校和機構都將院士視作瞭公共資源,隻要院士還在,就能多拿項目多拿經費。這實則已經脫離違背瞭國傢設立院士頭銜的初衷,院士從學術發展的引領者,淪為瞭各方利益鏈博弈的關鍵棋子。
在這種學術氛圍下,院士自身也必將受到思想上的蠶食腐敗。現年71歲的曹耀峰於2013年被評選為工程院院士,曾是中石油化工集團的黨組成員和副總經理,結果被查出濫用職權大肆謀財,最終於2021年被立案調查,2022年開除黨籍。
李寧出生於1962年,在2007年就被當選為工程院院士,頭頂中國最年輕的工程院院士、中國動物克隆體系創始人的榮耀光環,並且擔任200億重大經費項目的總工程師。但最終此人卻貪污經費中飽私囊,於2020年被判處12年有期徒刑,並處300萬罰金,輝煌落幕令人唏噓。
無論從社會影響還是學術氛圍考慮,打破院士終身制都是一次必要的舉措。科學界長期存在重帽子、輕實績的現象,我們要讓更多人看到,頭銜並非是一勞永逸的硬通貨,隻有踏實研究、深耕科研,才能在個人成長道路與科技創新大道上走的更加長遠。
信源
新華網:最年輕院士涉貪調查:學術產出多,科研經費吸金能力業內罕見醫學界:院士制度改革,這次動真格瞭成都商報紅星新聞:院士終身制,沒瞭!
#尋找熱愛表達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