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最能給普通人尊嚴與底氣的應該就是傢裡的存款,存款越多,底氣越足,脊背挺得越直。所以,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給自己多存點錢,以備不時之需。
但是,啥事都得有個度,千萬不要為瞭存錢而苦瞭自己,傷瞭身子,最後成全瞭醫院。
一位網友分享自己這些年存款經歷。為瞭存款,衣服不敢買,七八年前的舊衣服還在繼續為傢人服役;手機卡的不行瞭還在對付使用;哪怕是買半斤牛肉,也是想瞭又想,猶豫好久才能下決心買;至於出去吃一頓飯,那絕對是實在沒有辦法瞭,真要出去吃瞭,好幾天都在心疼與懊悔中度過;而旅遊,那都是多少年也沒有去過一次瞭。
就是這麼節省,這麼多年下來也不過是存下瞭45萬塊錢,在有錢人眼裡來說這點存款真的是不值一提。
錢沒有存下多少,但是因為過度節省,這些年把身體都弄垮瞭。
勞累加上節省,營養跟不上,整天不是這疼就是那不得勁,三天兩頭的往醫院跑,感覺自己辛苦存下的這點錢,慢慢的都得給醫院送去。
末瞭,作者感慨,無論什麼時候,身體健康都要放在第一位,沒有健康,存再多的錢又有什麼意義?沒有健康,一切的一切都將歸於零。
我們村子以前就有那麼一個老人,活瞭一輩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最後去世的時候,兒女在他住的屋子裡的墻縫裡、櫃子裡、破棉襖裡,翻出不少錢。
老人節儉瞭一輩子,在村裡是有名的一毛不拔的鐵公雞。不但節儉,還有小偷小摸的習慣。他偷東西和其他的小偷不一樣,別的小偷是啥值錢偷啥,他是啥能偷偷啥。糧食、蔬菜、燒火材、小雞……甚至就是別人傢園子裡的土他也偷。
偷完就去集市上賣,賣的錢也不花,也不存銀行,他認為自己的錢放別人那裡不靠譜。
也許是在一起時間久瞭,他老伴慢慢的也被他同化瞭。
兩個人一年就買三次肉,五月節、八月節、春節,現在這個年代,他們一年就吃三次肉,說這些估計很多人都不會相信吧?
衣服沒自己花錢買過,都是別人傢不要的,他們撿回來,縫縫補補的自己穿。
我那年開飯店,他兒子傢裡有事,請人在我店裡吃飯。
吃飯的時候,這對老兩口在飯店門外也不進屋(老人有三個兒子,可能是生活秉性不同,三個兒子和他們都不和),時不時的伸脖往屋裡看。
等裡面的人吃完瞭,他們進屋開始大掃蕩。剩下的飯菜就不用說瞭,就連別人碗裡剩下的飯菜他們都打包瞭,而讓人更沒有想到的是,茶壺裡的茶水、餐巾紙都打包,真是讓我震驚萬分。
省瞭一輩子,一年吃三次肉,平時連豆腐都舍不得吃,老伴幾次因為營養不良住院,不論醫生和親戚怎麼勸說,就是改不瞭摳的毛病。
老頭前幾年沒的,走的急,很多錢就是老伴也不知道他藏哪裡瞭,確實讓人感覺惋惜。
火化前,老伴給他買瞭最便宜的壽衣,應該是他這輩子穿的唯一一次新衣服吧!
看看網友們對這類事情的補充吧,
網友1:他母親的一個工友,老公和女兒都不在瞭,手裡有260多萬存款,這在很多人眼裡已經妥妥的是一個富婆瞭,可她去看望自己90多歲的老娘,卻舍不得給老娘買點好吃的,就是給買瞭十個饅頭。
也不能說她不孝,她自己在傢生活也是節省到極致,舍不得給自己花一分錢。這種人估計就是那種在慣性思維裡生活的太久瞭,即使她擁有一座金山,也舍不得給自己的父母買二兩豬肉。
網友2:當今社會,你存那45萬能幹嘛?栽個跟頭在醫院裡可能幾天就花沒瞭,買房子又不夠付首付。不要刻意的犧牲自己的健康去存錢,該吃吃、該喝喝、該穿穿,有個健康的身體過好每一天才最重要。
我有個朋友就是如此,傢裡條件不錯,但是就是會過,特別節儉,四十左右的年紀,打扮的和一個小老頭似的。
他從小母親就去世瞭,父親沒有再娶,一個人將他拉扯大。朋友特別孝順,但是就像上面說的,孝順和摳搜並不一定發生矛盾,他再怎麼孝順,卻不影響他摳搜。
在那個三年特殊時期,他父親被感染瞭,常年不怎麼吃葷腥,導致身體沒有啥抵抗力。臨終前說就想吃口豬頭肉,但那時候正是封控最嚴的時候,一是人都被圈在傢裡不讓出去,二是那時候鹵肉店也都閉店不讓營業,即使你出去瞭,卻沒有地方買。老人和兒子苦瞭一輩子,最後臨走時想吃一口豬頭肉的願望也沒有實現。
朋友後來那個哭啊,真是哭的天昏地暗,但那又有什麼用呢?這時候就是有再多的存款也彌補不瞭自己心裡的遺憾瞭。
我贊同這位網友的觀點。存錢應該是在滿足自己及傢人吃飽喝足的前提下,多餘的錢存起來。那種不吃不喝、強行從嘴裡節省存錢的行為隻是在為自己找罪遭而已。我們存錢是為瞭防備以後的不時之需,是為瞭改善提高自己的生活,如果為瞭存錢而將自己的身體累垮,那不是末本倒置麼?
朋友們,你們身邊有這種為瞭存錢節儉到將自己造垮的人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