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古代帝王最敬畏的名山大川,泰山一定是排在首位,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有“五嶽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稱。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還有這麼一座山,其地位之高令人驚嘆,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嶽共朝宗”的“五嶽之冠”地位聞名於世。
這座山就是位於今湖北的武當山。
眾所周知,武當山是中國道教文化發祥地之一,武當武術是中華武術重要流派之一,是武俠小說中常見的名山。
除此之外,武當山也是一座皇傢所重視的“仙山”。盡管歷史上並沒有一位皇帝到過武當山,但武當山在古代封建統治者眼裡有著崇高的地位。
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唐太宗詔武當節度使姚簡到武當山祈雨而應,敕建“五龍祠”。
元代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玄教宗師張留孫向世祖忽必烈奏報武當山後,忽必烈大信其道。大德八年(1304年),封“武當福地”。
但武當山的地位之拔高在明朝時期更為顯著。
明代永樂十年(1412年),明成祖朱棣命隆平侯張信、駙馬都尉沐昕、工部右侍郎郭璡、禮部尚書金純等率軍民、工匠30餘萬人,大修武當山。
永樂十五年(1417年),武當被封為“大嶽”,高於五嶽之上。
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歷時12年,敕建的大嶽太和山建成9宮、8觀、36庵堂、72巖廟、39橋、12亭等33座建築群,史稱“北建故宮,南修武當”。
那麼,朱棣為何要在武當大興土木?並以皇傢建築格局修築武當山呢?
眾所周知,朱棣這個皇位來得並不光彩。雖然歷史上皇位之篡奪並不鮮見,但幾乎每一個篡奪皇位者都想給自己找一個“名正言順”的由頭或說法,朱棣也不例外。
同時,朱棣還寄托於神靈保佑,受“君權神授”思想的啟發,他想到瞭武當山這塊風水極佳的地方。
武當山最高峰天柱峰是一個特別罕見的自然奇觀,借助無人機航拍可見天柱峰猶如一個昂首蒼穹的巨龜,世人稱之“天造玄武”。
“玄武”屬北方之神,是真武大帝的化身,是武當山的尊神。朱棣認為“玄武”能助他得到皇位,使其正統。
加之,朱棣以前的封地主要在北京,民間大多信奉的正是真武大帝。為得到老百姓們的認可與支持,他決定在武當山大興土木,為真武大帝在人間修建“玉京”,同時他還在北京修建“紫禁城”。
這個“玉京”就是今天武當山的紫金城,又名皇城、紅城,環繞天柱峰巔,因金頂在其上而得名。
整個建築在修建時並未破壞山體構造,完全依居天險,隨山就勢,充分利用其山形的自然起伏,在構築上借其峻險而添其隆重,以達到肅穆莊嚴,大氣磅礴的宏偉效果,被後世稱其是“懸崖上的故宮”。
紫金城建成後,朱棣封武當山為“大嶽太和山”。
還有說法認為,朱棣如此重視武當山,與名字有關。
朱元璋當上皇帝後,給後世子孫取名定下瞭規矩,他們的名字中皆有金、木、水、火、土,或有其中一字,或作為偏旁。
如朱棣帶“木”,朱允炆帶著“火”。朱棣認為“火”燒“木”,侄克叔,於是借助真武大帝的力量奪得皇位。
當然,朱棣大修武當山的背後還暗藏著很多其他玄機或目的,比如證明自己的文治武功等。
今天的我們在遊覽武當山古建築群時,不由贊嘆,建築與自然之間還有如此和諧的融合,像是本為一體,達到瞭“天上宮闕”的意境。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武當山封為“治世玄嶽”,把武當山尊為至高無上的“皇室傢廟”,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嶽共朝宗”的“五嶽之冠”的顯赫地位標名於世,列為道教第一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