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茶文化的世界裡,揚州早茶也有濃墨的一筆。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這是在揚州的兩大樂事,也是揚州人對生活的一種儀式。
作為“揚州早茶三巨頭”,趣園、富春、冶春幾乎是人人都會打卡的地方,它們或是揚州早茶的古典、或是早茶文化的濃鬱、或是地道風物的精挑細選。
趣園:園林茶社
瘦西湖之畔的趣園,是我每次揚州之行必去的茶社。
趣園,又名黃園,原為清代鹽商黃履暹兄弟所建別園。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帝南巡揚州暢遊瘦西湖時,賜名“趣園”。
這是一座園林式茶社,建有“水雲勝概”和“四橋煙雨”兩大勝景。更有亭臺假山、小橋流水、通幽小徑盡收園林之美。在這裡吃早茶,是一種美的享受,似有萬物之美濃縮於趣園。
窗外的“鴨先知”從春日往來秋冬,不知何處傳來的陣陣清曲兒回繞耳畔,令我瞬間恍惚——我這是在畫中感受揚州慢嗎?
誠然,揚州城本身就是畫。
趣園早茶一如既往的好,甚至有瞭新的靈感,每人餐具旁瞭多瞭個精致的揚州景致的書簽,教人一眼傾心,百般心動。
手中一杯清茶,三兩知己圍桌,看窗外紅楓搖曳、聽林間鳥語悠揚,不急不慢吃著燙幹絲、燒賣、蟹黃湯包、五丁包、銀絲面……
富春:花茶點菜,大傢共賞
提到揚州老牌茶社,富春一定榜上有名,始創於1885年。
富春菜點在揚州城堪稱一絕,巴金、朱自清、冰心、林散之、吳作人、梅蘭芳、趙丹等大傢及文藝巨匠都留下過墨寶和贊語。
當在富春吃一頓早茶時,不由贊嘆:這裡的早茶是一場文化盛宴。它的精彩之處不僅是細點景致、茶水清香,更是其背後的歷史沉淀。
最早的富春是一個集鮮花、佳茗、美點、良饌四美合一的頗具現代化潮流的餐飲形態,當時稱“富春花局”。
但從“花局”到“茶社”的轉變,是一座城市、一個國傢的歷史變遷(辛亥革命期間)。 也是富春轉型的一次歷史機遇。
今天的富春茶社,已有130多年歷史,首先以茶出名。富春茶名為“魁龍珠”,由安徽魁針、浙江龍井和富春花局產自珠蘭兌制而成。此茶取龍井之味,魁針之色,珠蘭之香,以揚子江水泡沏茶,口感清香濃鬱,且耐泡耐喝,非常適合搭配面點。
富春的三丁包、蟹黃包、大煮幹絲、翡翠燒賣等獨具特色,每一口都散發著濃鬱的揚州城風情。
冶春:器物之美,風物之味
在冶春茶社吃早茶,說實話,真的是舍不得吃。
景致的茶點與精巧的餐具之間流動著一股典型的東方器物之美,令人不忍打破平靜。
冶春,意為陶冶春色,前身是著名的“香影廊”與“慶升茶社”。已有200多年歷史。在這裡吃早茶,於心靈上有種詩意的享受。冶春的窗外有有樹、有水、有橋、有榭,有四季交替,這一次是晚秋。
朱自清說冶春茶社“裡面還有小池、叢竹,茅亭,景物最幽”“佈置都歷落有致,迥非上海、北平方方正正都茶樓可比。”
冶春茶社為古典式建築,臨河水閣數間,金色稻草為頂,木板為壁,玻璃為窗,茶肆之間,曲廊相接,相掩於清溪翠柳之中,頗為幽靜。窗外的不遠處,那就是著名的紅橋。
同趣園、富春一樣,冶春早茶也是沉淀瞭匠人之心,各種細點之間不是美味的較量,就是手工與刀工的切磋琢磨,一口下去便是人生如此愜意、柔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