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涼山,很少會有人直接將它與燦爛文明、璀璨藝術等聯系在一起,也很少會有人關註到這一塊。
固有的刻板印象,導致我們的目光忽視瞭涼山這塊古老熱土的豐富多彩,也使得涼山的藝術更為令人感到驚艷,如獲珍寶一般。
比如,會理綠陶。
這是一個很多外地人都不知道的陶制藝術,甚至包括許多四川省內人也未曾耳聞。
會理位於涼山彝族自治州最南端,因“川原並會、政平頌理”而得名,歷來是川滇兩省交界的軍事和經濟重鎮,是川滇兩省商旅物資的集散地。
古代南方絲綢之路從縣境南北貫通達100多公裡,途經44個鄉鎮,會理便是這條古道的重要驛站之一,素有“川滇鎖鑰”的美譽。
地理位置的優勢不僅給會理帶來瞭經濟發展、也促使瞭各地文明的交匯。會理制陶業或在此影響下得到發展,被譽為“中國最後的綠陶”會理綠陶便誕生在此。
會理綠陶因采用“孔雀綠石”配料而得名,呈寶石綠色,清爽素雅,叩之有金屬清脆的聲響,在川陶中獨具一格。
在今天的會理綠陶文化產業園內,我們瞭解到會理陶瓷資源豐富,盛產優質陶土、高溫粘土、高嶺土、金、銀、銅、鎳等有色礦產釉料。
會理綠陶從宋末元初開始生產,至今已有800餘年歷史。主要的原材料為白泥陶土,釉色用天然孔雀石碾制成漿再加谷糠灰漿、坯漿制成。
經驗豐富的釉工配制出的綠釉,經過高溫燒制後(1260度氧化焰燒制),可出現墨綠、碧綠以及別稱“青菜綠”等不同色調,且晶瑩,光亮。因其色呈綠色,獨具特色,自古被稱為“綠陶”。
經專傢考證,會理陶瓷燒制始於唐宋,鼎盛於元明,屬南方龍泉窯系,歷經數百年在民間興盛不衰。
直到今天,會理綠陶仍在發揚光大中。
經會理綠陶傳承人多年苦心研究,目前恢復創燒出梅子青、石榴紅、天目釉、天青釉、紫金砂、金絲兔毫、晶鑫玳瑁、窯變山彩等宋、元、明、清各代失傳的名貴釉種。
隨著不斷改良,會理綠陶已經能燒制翠綠、碧綠、粉藍、鐵紅等四十餘種釉色。因其融入瞭地方文化、民族特色,真實展現瞭自然、窯變、綠色、環保的精髓,深受海內外遊客的青睞。
2009年,會理綠釉陶瓷品制作技藝入選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會理綠陶”四個字也成為一種商標,這不僅加強瞭會理制陶藝術的歷史價值,也給會理旅遊的未來發展帶來瞭無限空間和生機。
旅遊小貼士:
【會理綠陶文化產業園】
集文化交流、休閑、科普等功能為一體的大型藝術園區。由綠陶博物館、綠陶文化體驗基地、藝術傢創作基地、生產性保護傳習基地四大部分組成,適宜研學、親子遊及陶瓷藝術愛好者。
【交通】
建議自駕,目的地導航直接搜索“會理綠陶文化產業園”。
【可體驗項目】
參觀博物館、工作現場及現場學習制陶藝術。
【會理古城】
作為涼山彝族自治州第1個國傢歷史文化名城,會理古城的建築風采、歷史文化、藝術魅力是非常值得我們一探究竟的。